哭香宋师三首 其二 (录二)(戊子1948年)

抱山虽可老,奈此岁寒何。
忍听洲中雁,愁牵屋上萝。
饰巾馀事毕,吹角死声多。
翻想招魂地,凌云一笑过(张融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作者悼念恩师香宋的深情之作,通过自然景物和典故表达失去至亲的悲痛与人生感慨。

前两句"抱山虽可老,奈此岁寒何"用比喻手法:虽然隐居山林可以安度晚年,但面对老师离世的寒冬(喻指人生困境),这种隐居生活也变得难以忍受。就像冬天来了,再美的山林也让人感觉寒冷。

中间四句通过具体意象层层递进:听见大雁哀鸣更添伤感("忍听洲中雁"),看到屋檐枯藤更觉忧愁("愁牵屋上萝")。"饰巾馀事毕"暗指老师已整理好身后事(古代士人临终会整理衣冠),而"吹角死声多"用军中号角声比喻死亡气息弥漫。

最后两句用典收尾:想到要为老师招魂时,反而回忆起老师生前像南朝张融那样洒脱豁达的样子("凌云一笑过")。这种"以笑写哀"的手法,让悲痛更显深刻——老师越豁达,学生的思念就越沉重。

全诗将自然景物(山、雁、藤)、声音意象(号角)和典故化用巧妙融合,在克制含蓄的表达中,把师生情谊和生命感悟写得既深沉又动人。特别是结尾的转折,从招魂的哀伤突然跳到老师生前的笑容,这种强烈反差让读者更能体会作者"笑着流泪"的复杂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