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图景,通过对自然和人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理想化的生活状态。
首句“佛磬云中寺”描述了一座寺庙,寺中传出的佛磬声在云雾中显得悠远而宁静,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
“樵歌郭里湖”则转入了村落中的生活景象,樵夫在砍柴之余,放声歌唱,歌声在湖面上回荡,营造出一种和谐与自然相融合的氛围。
接着,“城居荫杨柳,野寇息萑蒲”两句转向了城市与乡村的对比,城市里的人们在杨柳树下乘凉,享受着和平的生活,而乡村则远离了战乱,人们生活安宁,如同萑蒲(芦苇)般平静。
“巫语传杯珓,渔蓑入画图”进一步描绘了乡村中的日常活动,村民通过巫语进行卜卦,而渔民们在湖中捕鱼,这种生活简单而充满诗意,仿佛画卷一般。
最后,“幽香满花谷,不趁雪霜枯”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花香弥漫在山谷间,即使在严寒和霜雪的季节里,也依旧保持着生命的活力。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
舒亶
舒亶(1041-1103)字信道,号懒堂,慈溪(今属浙江)人。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京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