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人从病中康复回家的复杂心情,用非常生活化的场景展现了患难见真情的主题。
前两句"人竟归来病竟除,极寻常事却疑虚"写得特别真实——明明平安回家、病也好了,这么普通的事却让人不敢相信是真的。这种劫后余生的恍惚感很多人都有体会。
中间四句用两个细节特别打动人:一个是母亲强行留他养病,嘴上埋怨医生医术差,实际是心疼孩子;另一个是他想偷偷把药掺进饭里给家人吃("欲剖素心潜和药"),还想叫黄狗帮忙送信("想呼黄耳妄传书"),这些笨拙又温暖的举动,把家人间说不出口的牵挂写得活灵活现。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经历过生死考验才懂,光是能见一面都值得珍惜,什么夫妻恩爱("鸳禽")、家庭和睦("鲽鱼")的漂亮话都不用说了。这种"大难不死后看淡一切"的感悟特别有冲击力。
全诗就像用白描手法拍的纪录片,没有华丽辞藻,但每个镜头都能戳中人心。尤其是"埋怨医生医术差"这个细节,把中国式家长那种"嘴硬心软"的爱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想起自己生病时父母类似的反应。
孙原湘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