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课蜜和议戍,志德人之赔款也

蜂课蜜,课蜜输香国。
当初猎艳摧花丛,花粉狼藉随东风。
香桃瘦损棠梨泣,紫罗兰小矜标格。
蛛萦花片蝶黏香,姹紫嫣红半萧瑟。
高张十万护花铃,羯鼓春雷打未停。
酿得春阴如酿蜜,绿章夜奏告行成。
行成几日商量妥,花里擒王兵已挫。
问君何物媚花神,还种花田供蜜课。
故园依旧开蜂房,蜜脾乍满蜂颠狂。
厚颜芳杜倾朝醑,蠲忿萱苏闹晚妆。
由来崖蜜多风味,紫燕黄鹏并欢喜。
乌劝提壶为饷耕,虫呜促织思兵篚。
细腰宫里露桃开,岁岁花农进蜜材。
口蜜终须防腹剑,妒花风起骇兵来。
从知贡祸防轻起,虱蠹花心蜂有尾。
金缯流涕说和戎,虫天亦有伤心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蜜蜂采蜜的故事,隐喻了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屈辱历史。全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暗含深刻的政治讽刺。

蜜蜂采蜜本是自然现象,但诗人将其比作列强对中国的掠夺: 1. 开头写蜜蜂(列强)摧残花丛(中国),导致百花凋零,暗指战争破坏 2. "护花铃""羯鼓"等意象,象征清政府的无力抵抗 3. "行成几日商量妥"暗指不平等条约的谈判过程 4. "蜜脾乍满蜂颠狂"讽刺列强贪婪索取赔款 5. "口蜜腹剑""妒花风起"警告要提防侵略者的虚伪

诗中巧妙运用双关语: - "蜂课蜜"表面是蜜蜂收蜜税,实指战争赔款 - "花神"既指花仙,也暗喻清政府 - "细腰宫"既说蜂巢,也影射清廷

最后以"虫天伤心史"作结,将自然界的弱肉强食与民族苦难相联系,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悲愤。全诗把政治批判藏在咏物之中,既保持诗歌美感,又具有强烈现实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