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江阔天低,楼高思迥。春烟蘸淡如秋景。今年芳草去年愁,分明又报明年信。燕子还来,归期未定。可堪醉梦红尘境。世间万事尽消磨,水流不尽青山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人在高楼远望时的复杂心境,用自然景象映射人生感慨,语言优美又充满哲理。

上片写景中暗含时光流逝的愁绪: 1. "江阔天低"四字勾勒出开阔苍茫的江天景象,人在高楼显得格外渺小 2. "春烟如秋景"的比喻很特别,本该生机盎然的春天却像萧瑟的秋天,暗示心情的低落 3. "芳草年年绿"本是自然规律,但在愁人眼中却成了提醒时光飞逝的信号,今年看草想到去年愁,又预见明年依然如此循环

下片转入人生思考: 1. 燕子尚知按时归来,而人的归期却难以确定,对比中显出漂泊无依之感 2. "醉梦红尘"四字生动表现人世间的虚幻感,像喝醉般浑噩,像做梦般不真实 3. 结尾两句是全词精华:世间万物终将被时间消磨,唯有青山绿水亘古不变。用"水流青山影"这样具象的画面,道出永恒与短暂的自然规律

全词妙在将常见的春景写出新意,把个人愁绪升华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江天、芳草、燕子这些具体意象,让读者自己体会人生如寄、自然永恒的哲理。最后青山流水的画面尤其余韵悠长,让人联想到不管人间如何变迁,大自然始终静静见证着一切。

陈璧

陈璧,字玉苍、佩苍、雨苍,晚号苏斋,(今闽侯县南通镇苏坂村)人。清咸丰二年(1852年)六月十九日生,17岁中秀才。光绪元年(1875年)赴考,以“经文策问冠场”,得中举人。光绪三年进士及第,光绪十四年任内阁中书,光绪十五年简放湖北主考官、光绪十六年补宗人府主事、光绪十八年升礼部铸印司员外郎。于民国十七年(1928)逝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