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山

归去嵩山道,烟花覆青草。草绿山无尘,山青杨柳春。
日暮松声合,空歌思杀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归隐山林的宁静画面,充满自然之美和淡淡的忧伤。

前四句像一组渐次拉近的电影镜头:先是一条通往嵩山的小路,暗示"归隐"主题;接着是春草野花铺满大地的全景;然后聚焦到青翠欲滴的山色;最后定格在山间随风摇曳的杨柳。诗人用"绿"和"青"的重复出现,像调色盘般层层晕染出春天的生机。

后两句转入黄昏时分的山中:松涛声渐渐响起,仿佛大自然在合奏。这时诗人突然说"空歌思杀人",这个转折很妙——表面看是欢乐的归隐图,实际藏着复杂心绪。可能是对尘世的留恋,也可能是感叹人生易老,就像那转瞬即逝的春色。

全诗最动人的是藏在美景下的那丝惆怅。诗人用明媚的春光反衬内心的波动,就像我们看着美好事物时,常会莫名感到忧伤一样。文字看似简单,却把"向往隐居又难以真正放下"的矛盾心理,通过景物自然流露出来。

刘希夷

刘希夷 (约651年-约680年),唐朝诗人。 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