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陂塘 春山书画绿杨船梅村句也午生属少兰喻供奉绘图徵什依卷中柳仙家十三词均春绿江南美人云散一篷诗梦我亦千里移情矣
是西湖、是吴阊路,俊游曾昔无恙。
春烟如梦浮浮绿,绿到一层层涨。
山影荡。
认旧日、石林词客南宫舫。
栗留两两。
向画色昏边,诗心沉处,恰恰送清响。
愁何许,窈窕文疏四敝。
衫痕吹起鱼浪。
十三楼阁回金碧,不尽絮云摇飏。
帘翠障。
记那夕、弯弯月子深深唱。
艳情今傥。
恐芳草无多,柳枝已嫁,落日促归桨。
春烟如梦浮浮绿,绿到一层层涨。
山影荡。
认旧日、石林词客南宫舫。
栗留两两。
向画色昏边,诗心沉处,恰恰送清响。
愁何许,窈窕文疏四敝。
衫痕吹起鱼浪。
十三楼阁回金碧,不尽絮云摇飏。
帘翠障。
记那夕、弯弯月子深深唱。
艳情今傥。
恐芳草无多,柳枝已嫁,落日促归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春色的梦幻画卷,同时暗含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淡淡感伤。
全词以"春绿"为线索展开:开篇用"春烟如梦浮浮绿"营造朦胧意境,像被绿色烟雾笼罩的江南水乡。词人回忆昔日与友人同游西湖、苏州的快乐时光,"山影荡""栗留两两"等句生动再现了当时泛舟赏景、听鸟鸣赋诗的场景。
下半阕情绪转向惆怅。"十三楼阁"的华丽建筑与飘摇的柳絮形成对比,暗示美好易逝。最动人的是"记那夕弯弯月子深深唱"的回忆,月下听曲的细节让往昔欢乐更显珍贵。结尾"芳草无多,柳枝已嫁"用拟人手法,说春天即将过去,就像待嫁的姑娘留不住,必须趁着落日余晖归去。
全词妙在将水墨画般的江南春景与人生感慨完美融合,语言优美如"春烟如梦""絮云摇飏"等,既展现绘画的视觉美,又通过"愁何许""艳情今傥"等句自然流露时光流逝的忧伤,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词人对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的无奈。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