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道士陈天隐

明知儒道本同流,未了因缘不自由。
紫府寥阳随念到,红尘辛苦几时休。
精神尝与天来往,驱壳不知谁滞留,
穹壤岂无陆修静,知君认得故吾不。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通过描述与道士陈天隐的交往,表达了诗人对修行和人生意义的思考。我们来逐句分析:

1. “明知儒道本同流,未了因缘不自由” 这两句说明诗人明白儒教和道教有共同的根源,但似乎因为种种未了的因缘,他的内心感到束缚,无法完全自由。

2. “紫府寥阳随念到,红尘辛苦几时休” “紫府”指的是清静、高洁的仙境,“寥阳”是道家所指的清静之地。“紫府寥阳”代表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诗人希望能够随心所欲地追求这种精神境界,但现实中人世的辛苦却似乎永无止境。

3. “精神尝与天来往,驱壳不知谁滞留” 这两句描述诗人的心灵经常与天空、神灵往来,但身体却依然被困在尘世。“驱壳”指的是身体,诗人感叹自己虽然渴望超脱,但身体仿佛被某种力量束缚,无法真正摆脱尘世的羁绊。

4. “穹壤岂无陆修静,知君认得故吾不” 这里诗人引用了古时的隐士陆修静的例子,表达了对超脱尘世、回归本真生活的向往。“故吾”指的是本真的自我,诗人询问自己是否真正认出了自己的本真面目。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现实中难以完全摆脱束缚的矛盾心情。诗人通过对与道士交往的描述,抒发了对人生、修行以及内心自由的深刻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