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方壶真人奇峰雪霁图歌
岷峨太古雪,万劫昆崙巅。壶仙洒墨总冰玉,剑阁㠝岏西极天。
层峰浪涌何奇绝,暖动鱼龙湘水裂。霁色初分款段桥,松涛夜度峨眉月。
沧江老屋山之幽,极浦阴崖回冻流。袁安门巷三尺白,古木焕烂珊瑚钩。
笑我支离卧丘壑,琼树瑶芳翳溟漠。大泽重裘雾霰深,春风渐转梅花角。
衰倦谢毫端,披图意忻愕。辋川遗兴邈复追,静对孤光隐寥廓。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雪山画卷,充满仙气和奇幻色彩。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开篇就用"岷峨太古雪"营造时空感 - 岷山峨眉的积雪从远古留存至今,昆仑山顶历经万年风雪,一下子把读者带入了永恒神秘的雪山世界。
2. 用"壶仙洒墨"的比喻很巧妙 - 把方壶真人作画比作仙人泼墨,画中的山峰就像冰雕玉琢,剑阁山势直插云霄,画面顿时有了仙气。
3. 冷暖对比的手法很生动 - 写山峰如浪涛般奇绝,湘水却因暖意而开裂,这种冷暖碰撞让画面活了起来。雪后初晴时,小桥、松涛、月光相继出现,像放电影一样展现雪霁美景。
4. 后半段加入人情味 - 转到山间老屋、结冰的溪流,用"袁安门巷三尺雪"的典故(东汉袁安大雪天闭门不出),让画面有了生活气息。古木挂满冰凌像珊瑚,这个比喻既美丽又接地气。
5. 结尾抒发观画感受 - 诗人说自己老迈懒于动笔,但看到这幅画又惊又喜。就像王维画辋川那样令人追慕,静静欣赏时仿佛置身辽阔天地间。
全诗就像带着读者看了一场4D雪山电影:先远眺巍峨雪山,再感受冰火交融的奇幻,漫步雪后山林,最后在小屋里静静赏雪。画家用笔墨,诗人用文字,都让我们感受到了雪山的永恒之美。
张宇初
张宇初(1359 -1410),为明代正一派天师,历代天师中最博学者之一。有道门硕儒之称。字子旋(音XUAN,别字)别号耆山 。其是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长子,于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嗣教,为第四十三代天师。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 敕受“正一嗣教道合无为阐祖光范大真人”,总领天下道教事。二月,特召入朝,勉励修节以格神明,诰封其母包氏为清虚冲素妙善玄君,命建斋设醮于(南京)紫金山和神乐观。庚午年(1390)入觐,降敕重建大上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