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

边草旱不春,剑光增野尘。战场收骥尾,清瀚怯龙鳞。
帆色起归越,松声厌避秦。几时逢范蠡,处处是通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战场的荒凉景象和士兵内心的复杂情感。

前两句"边草旱不春,剑光增野尘"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边塞的荒芜:干旱让野草都无法生长,刀剑的反光与飞扬的尘土更添肃杀之气。这里通过自然环境的恶劣暗示战争的残酷。

中间四句通过战马、龙鳞等意象,展现了战争的紧张氛围。"战场收骥尾"写战马在战场上奔驰,"清瀚怯龙鳞"用龙鳞比喻波光粼粼的水面,却因战事而显得胆怯。后两句写士兵思乡之情,帆船让人想起江南故乡,松涛声让人想逃避战乱。

最后两句"几时逢范蠡,处处是通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借范蠡(古代功成身退的典范)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像范蠡那样逍遥自在,那时处处都会是通往幸福的渡口。这既是对战争的厌倦,也是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将战场的肃杀与思乡的柔情、现实的残酷与理想的自由形成强烈反差,生动展现了边塞将士的内心世界。语言凝练但意境深远,让读者既能感受到战场的苍凉,又能体会到人性中对和平的永恒渴望。

厉玄

厉玄,姚合同时人,登太和二年进士第,官终侍御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