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歌谣(一作僧皎然诗)辞 步虚词
予因览真诀,遂感西城(一作域)君。
玉笙(一作皇)下青冥,人间未曾闻。
日华鍊精(一作魂)魄,皎皎无垢氛。
谓我有仙骨,且令饵氤氲。
俯仰愧灵颜,愿随鸾鹄群。
俄然动风驭,缥渺归青云。
玉笙(一作皇)下青冥,人间未曾闻。
日华鍊精(一作魂)魄,皎皎无垢氛。
谓我有仙骨,且令饵氤氲。
俯仰愧灵颜,愿随鸾鹄群。
俄然动风驭,缥渺归青云。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富有神秘色彩的诗歌,主要描述了诗人对某种神秘力量的感悟和向往。接下来,我将逐句进行通俗易懂的解释和分析。
首句“予因览真诀,遂感西城君。”
诗人因为阅读了某种真诀或秘籍,于是感应到了西城君的存在。西城君可能代表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或神灵。
第二句“玉笙下青冥,人间未曾闻。”
玉笙可能是指神仙所用的乐器,青冥则可能指神仙所在之处,即天界。这句诗意味着那玉笙从仙界传来,人间从未有过这样的声音。给人一种神秘而悠远的感觉。
第三句“日华炼精魄,皎皎无垢氛。”
日华指的是太阳的光辉,精魄则是指人的精气神。这句诗可以理解为太阳的光辉可以锤炼人的精神和魂魄,使人变得更加纯净无暇,没有污点和杂质。
第四句“谓我有仙骨,且令饵氤氲。”
诗人被认定有仙人的骨骼,被邀请尝试服用某种神秘的药物(可能是丹药)。这种药物能产生氤氲之气,帮助人修炼和提升。
第五句“俯仰愧灵颜,愿随鸾鹄群。”
诗人抬头看到神灵的面容感到十分惭愧,但内心非常向往,愿意追随像鸾鹄这样的神鸟群体。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神秘力量的敬仰和向往。
第六句和第七句“俄然动风驭,缥渺归青云。”
突然之间,诗人乘坐的风之马车(驭)开始行动,向青云缥缈的天空归去。这描述了诗人心灵和思想的飞扬,也可能暗示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更高境界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神秘和超脱的色彩,描述了诗人对某种超自然力量的感悟和向往。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和憧憬。
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