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白鹭亭边的自然美景,语言清新,画面感极强。
首联“白鹭亭前白鹭飞,山如屏障水如围”直接点题,用白鹭、青山、碧水勾勒出整体环境。白鹭在亭前飞翔,青山像屏风一样环绕,流水如同天然的围墙,营造出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景象。
颔联“水中独立鸾窥镜,沙上群行雪满矶”用两个特写镜头展现白鹭的不同姿态。一只白鹭独自站在水中,像凤凰对镜自照般优雅;一群白鹭在沙滩上行走,像白雪铺满了石滩。这里用“鸾”(传说中的神鸟)和“雪”来形容白鹭,既写出其洁白高贵,又赋予画面神话般的梦幻感。
颈联“白日不来争碧树,有时同往送斜晖”通过时间变化写白鹭的习性。白天它们不与其他鸟儿争抢绿树栖息,傍晚却结伴飞翔在夕阳中。这种不争不抢、自在来去的特性,暗含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尾联“江山得此方成画,撩得游人不忆归”是诗人的感叹:正是有了这样的白鹭点缀,江山才像画一样美,美得让游人舍不得离开。这里的“撩”字用得巧妙,把美景主动吸引游人的情态写活了。
全诗就像用文字作画,通过动静结合(飞翔的白鹭与静立的山)、点面结合(单只与群鹭)、时空变化(白日与斜晖)等手法,把普通的水鸟写得仙气飘飘。诗人表面写景,实则表达了对远离尘嚣、恬淡自然生活的喜爱,这种含蓄的情感让诗歌更有回味。
马之纯
婺州东阳人,字师文,号野亭。孝宗隆兴元年进士。知徽州比较务。受知张栻,潜心经籍,究极六经诸子百家,人称茂陵先生。宁宗庆元间主管江东转运司文字。有《尚书中庸论语说》、《周礼随释》、《左传类编》、《纪事编年》及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