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曲

胡关辛苦地,雪路远漫漫。
含冰踏马足,杂雨冻旗竿。
沙漠飞恒暗,天山积转寒。
无因辞日逐,团扇掩齐纨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边关将士在恶劣环境中艰苦行军的场景,充满苍凉悲壮的色彩。

前四句直接刻画行军之苦:胡人聚居的边关本就荒凉艰苦,大雪覆盖的道路漫长无边。战马在冰上行走,冰冷的雨水把军旗都冻在了旗杆上。这里用"含冰踏马足"这样生动的细节,让读者仿佛能听见马蹄踩碎薄冰的声响,感受到刺骨的寒意。

五六句用"沙漠飞恒暗,天山积转寒"展现宏大的自然景观:大漠风沙使天色常年昏暗,天山积雪让寒意不断加深。这两句就像电影里的广角镜头,突然把画面拉远,展现出令人窒息的恶劣环境。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虽然环境如此艰苦,但将士们却不能像古代匈奴的日逐王那样轻易撤退。他们只能收起象征安逸生活的团扇(暗指放弃舒适),继续坚守岗位。"团扇掩齐纨"这个意象特别巧妙,用贵重的丝织品团扇来反衬将士们放弃享乐、选择奉献的精神。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没有直接歌颂将士们的英勇,而是通过风雪、沙漠、冰山等意象的层层渲染,让读者自己感受到:在如此极端的环境中依然坚守,本身就是最伟大的英雄主义。诗人用"无因辞日逐"这样含蓄的表达,把边关将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担当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张正见

南朝陈清河东武城人,字见赜。好学有清才。梁武帝太清初,射策高第,除邵陵王国左常侍。元帝立,迁彭泽令。入陈,累迁通直散骑侍郎。宣帝太建中卒,年四十九。善五言诗。明人辑有《张散骑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