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像一封深夜的独白信,写尽了古代读书人在京城打拼的辛酸与孤独。
前两句直接道出困境:离开京城回故乡很难(可能没脸回去),留在京城又长期贫穷。这种进退两难的处境,就像现在北漂多年却混不出名堂的打工人。
中间四句特别有画面感:夜里只有蜡烛陪着,想说说心里话却发现身边没有老朋友。生病了还要在繁华的街道上奔波,灯光照出的是发愁的梦,春天来了却感受不到温暖。这种孤独感现代人也能懂——在热闹城市里生病无人问津,朋友圈刷得越多越寂寞。
最后两句最扎心:明明生在太平盛世,却找不到施展才华的门路。就像今天高学历毕业生到处投简历却找不到合适工作,质问"为什么机会总轮不到我"。
全诗好就好在不说大道理,就用"一灯""病中春"这些具体画面,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怀才不遇的苦闷。诗人不直接喊"我好惨",而是用"九陌(繁华大街)"和"病中春"的对比,让繁华盛世与个人困顿形成强烈反差,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更有力量。
项斯
项斯(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字子迁,晚唐著名诗人,台州府乐安县(今浙江仙居)人。 因受国子祭酒杨敬之的赏识而声名鹊起,诗达长安,于会昌四年擢进士第,官终丹徒尉,卒于任所。项斯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他的诗在《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一卷计88首,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项斯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