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冬日景象,同时暗含时局变化的讯息。前两句用对比手法写景:黄泥坡下的积雪还很厚实,而赤壁矶头的江水却已趋于平静——通过"雪深"与"江平"的对照,既展现冬去春来的自然过渡,又暗示某种局势的转变。
后两句转入叙事:驿站的官吏从西边带来好消息,边疆的蕃人(外族)已经撤离蔡州城。这里的"好语"二字透露出轻松喜悦的情绪,可能指战事平息或边境恢复安宁。全诗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事变化相结合,用简练的语言传递出冬尽春来的希望感,以及人们对和平生活的期盼。
曾惇
曾惇,字谹父,南丰(今属江西)人。纡子。高宗绍兴三年(一一三三)官太府寺丞,十二年知黄州(《能改斋漫录》卷一一),十四年知台州,十八年知镇江府,二十六年知光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一五一、一五八)。曾惇诗,据《能改斋漫录》等书所录,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