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弁

弁彼鸒斯,归飞提提。
民莫不谷,我独于罹。
何辜于天,我罪伊何。
心之忧矣,云如之何。(一章)
踧踧周道,鞫为茂草。
我心忧伤,惄焉如捣。
假寐永叹,维忧用老。
心之忧矣,疢如疾首。(二章)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不属于毛,不离于里。
天之生我,我辰安在。(三章)
菀彼柳斯,鸣蜩嘒嘒。
有漼者渊,萑苇淠淠。
譬彼舟流,不知所届。
心之忧矣,不遑假寐。(四章)
鹿斯之奔,维足伎伎。
雉之朝雊,尚求其雌。
譬彼坏木,疾用无枝。
心之忧矣,宁莫之知。(五章)
相彼投兔,尚或先之。
行有死人,尚或墐之。
君子秉心,维其忍之。
心之忧矣,涕既陨之。(六章)
君子信谗,如或酬之。
君子不惠,不舒究之。
伐木掎矣,析薪扡矣。
舍彼有罪,予之佗矣。(七章)
莫高匪山,莫浚匪泉。
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
无逝我梁,无发我笱。
我躬不阅,遑恤我后。(八章)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小弁》是一首充满忧伤和愤懑的诗歌,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被亲人疏远、遭受不公待遇的痛苦心情。

第一章:诗人看到乌鸦成群飞翔,想到别人都过得幸福,唯独自己遭遇不幸,不禁质问上天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这种对比凸显了他的孤独和委屈。

第二章:平坦的大道长满荒草,象征诗人内心的荒凉。他忧愁到无法入睡,甚至觉得自己因为忧伤而衰老。这种夸张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他极度的痛苦。

第三章:诗人提到桑树和梓树,象征对父母的敬爱。他感叹自己虽然生来是父母的孩子,却得不到关爱,甚至怀疑自己的命运为何如此不幸。

第四章:柳树上蝉鸣阵阵,深渊边芦苇茂盛,诗人却感觉自己像漂流的小船,不知去向何方。这种漂泊无依的感觉进一步加深了他的忧伤。

第五章:鹿儿奔跑,野鸡求偶,诗人却觉得自己像一棵病树,枝叶凋零。他痛苦地呼喊:难道没人知道我的痛苦吗?

第六章:诗人用兔子落网、路人掩埋死尸的比喻,反衬"君子"(可能指父亲或君主)的残忍。他质问:为什么对动物和陌生人都能仁慈,却对我如此冷酷?

第七章:诗人直接指责"君子"轻信谗言,不加调查就责罚他。他用砍树要顺着纹理、劈柴要顺着纹路的比喻,说明处理事情应该讲道理,而不是冤枉好人。

第八章:最后诗人告诫人们:说话要谨慎,因为隔墙有耳。他悲叹自己现在的处境都顾不过来,更无暇考虑将来,表现出深深的绝望。

诗歌魅力: 1. 情感真挚:通篇充满被至亲之人伤害的痛苦,容易引起共鸣。 2. 比喻生动:用荒草、病树、漂流的小船等意象,形象地表现内心世界。 3. 层层递进:从开始的困惑,到后来的质问,再到最后的绝望,情感逐步加深。 4. 社会意义:反映了古代社会因谗言导致家庭关系破裂的现实问题。

这首诗让我们看到,即使在两千多年前,人们也会为亲情背叛而心碎,这种跨越时空的情感至今仍能打动人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