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歌者樊娃索赋
爱人问尤物,信花月、与精神。听歌串骊珠,声匀象板,咽水萦云。风流旧家樊素,记樱桃、名动洛阳春。千古东山高兴,一时北海清樽。天公不禁自由身。放我醉红裙。想故国邯郸,荒台老树,尽赋招魂。青山几年无恙,但泪痕、差比向来新。莫要琵琶写恨,与君同是行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写给一位名叫樊娃的歌女,主题是借歌女之口抒发人生感慨。
上片先夸赞歌女的美貌与才艺:把她比作"尤物"(绝色美人),说她歌声如珍珠落盘,像流水行云般动听。提到她出身名门("风流旧家樊素"),在洛阳城很有名气。然后用"东山高兴"(谢安隐居东山的典故)和"北海清樽"(孔融好客的典故)两个典故,暗示自己也曾有过纵情享乐的时光。
下片转入抒情:先说老天爷给人自由,所以自己可以醉卧美人膝。但马上转折,想到故国邯郸(暗指故乡或往事)已成荒台老树,只能写诗招魂(表达怀念)。看着不变的青山,自己的泪痕却越来越新(指愁绪更深)。最后劝歌女别弹琵琶诉苦,因为"同是天涯沦落人"——大家都是漂泊在外的伤心人。
全词妙在把对歌女的赞美与自身漂泊的愁绪自然融合,用"听歌-饮酒-思乡"的线索,展现了一个文人面对美酒佳人时,欢笑中藏着乡愁的复杂心境。最后两句尤为动人,把歌女和自己放在同等处境,让整首词的情感升华。
白朴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