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长亭晚送。都似绿窗前日梦。小字还家。恰应红灯昨夜花。
良时易过。半镜流年春欲破。往事难忘。一枕高楼到夕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减字木兰花》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愁别绪与时光易逝的感慨,读来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

上片写离别场景。"长亭晚送"是经典送别画面,但作者说这场离别"都似绿窗前日梦",仿佛曾经在窗边做过的梦一样虚幻不真实。带着思念写的家书(小字还家),恰好和昨夜红灯下开的花呼应——红灯可能指喜庆场景,但花开易谢,暗示欢聚短暂。

下片转入对时光的感叹。"良时易过"直白点出美好时光总是飞快流逝;"半镜流年"用打破的半镜比喻破碎的青春,春天将尽更强化这种流逝感。最后两句最动人:那些忘不掉的往事,让人在高楼上靠着枕头一直发呆到夕阳西下,一个"枕"字把慵懒的愁绪写得如在眼前。

全词没有大起大落的情绪,而是用"晚送""红灯""半镜""夕阳"这些带着温度与残缺感的意象,把人生中那些"刚刚经历就已变成回忆"的怅惘,写得既轻盈又沉重。最妙的是通篇在用具体的生活片段(写信、做梦、看花、对镜、倚枕)来表达抽象的时间感受,让读者能真切触摸到那份温柔绵长的忧伤。

晏几道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