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开元寺楼(一作宿开元寺西楼闻歌感赋)

谁家歌袅袅,孤枕在西楼。
竹色寒清簟,松香染翠帱。
月移珠殿晓,风遰玉筝秋。
日出应移棹,三湘万里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开元寺西楼过夜时的所见所闻,以及由此引发的愁绪。

开头两句"谁家歌袅袅,孤枕在西楼"直接点明场景:夜深人静时,不知从哪里传来缥缈的歌声,而诗人独自一人躺在西楼的床上。这里用"孤枕"二字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

中间四句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营造出清冷的氛围:竹席透着寒意,松树的香气似乎染绿了床帐。月光慢慢移动,暗示时间流逝,秋风送来玉筝的声音。这些描写都很生动,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当时的凉意,听到隐约的音乐声。

最后两句写天亮后的打算和心情:太阳升起就该乘船离开了,但想到要去遥远的"三湘"(湖南一带),心中涌起万里之愁。这里的"万里愁"既指实际距离的遥远,也暗含诗人内心的惆怅。

整首诗通过夜晚到清晨的时间变化,将所见所闻与内心感受自然融合,表达了漂泊在外的孤寂和对远方的忧虑。诗人用"竹色"、"松香"、"珠殿"、"玉筝"等清雅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既优美又带着淡淡忧伤的意境,让读者能感受到那种独在异乡的复杂心绪。

许浑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