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苇西一舸,是晋祠遗老,旧谭经处。
汲冢坠文如扫叶,不辨何今何古。
一卷烟空,百年电谢,有客重凝伫。
琴歌谁续,沙边羁雁能语。
记否交顾攀张,负乾坤清气,来守穷章句。
一任淮南尘澒洞,赢得垫巾麾麈。
枚宅孤吟,韩台罢钓,莫误寻秋路。
披图枨触,甚时还叩幽宇。
汲冢坠文如扫叶,不辨何今何古。
一卷烟空,百年电谢,有客重凝伫。
琴歌谁续,沙边羁雁能语。
记否交顾攀张,负乾坤清气,来守穷章句。
一任淮南尘澒洞,赢得垫巾麾麈。
枚宅孤吟,韩台罢钓,莫误寻秋路。
披图枨触,甚时还叩幽宇。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晋祠附近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知音难觅的惆怅。
上阕开篇用"苇西一舸"勾勒出一幅宁静的画面:小船停泊在芦苇荡西边,这里是晋祠老学者曾经讲学的地方。"汲冢坠文如扫叶"用古籍散落如落叶的意象,暗喻历史文献的散佚和古今难辨的迷茫。"百年电谢"以闪电般短暂比喻人生匆匆,而驻足凝望的"客"(可能是作者自己)正陷入对往昔的追忆。结尾用孤雁鸣叫比喻无人能懂的琴声,暗示知音难求。
下阕通过"记否"引出对故人的思念。"交顾攀张"指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往,"负乾坤清气"表现他们高洁的品格。"淮南尘澒洞"与"垫巾麾麈"形成对比,显示主人公宁愿保持文人本色也不愿沾染世俗尘埃。"枚宅""韩台"两个典故带出独吟诗、罢垂钓的场景,最后以"寻秋路"作结,既实指秋日造访,也暗含人生秋季的寂寥。末句"披图枨触"写展卷时的感伤,"叩幽宇"则表达对重返精神家园的渴望。
全词通过萧瑟的秋景、散落的典籍、孤独的琴声等意象,营造出浓厚的怀旧氛围。语言上善用典故但不过分艰深,把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对学术传承的忧虑,以及晚年思友的情怀都表达得含蓄而动人。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坚守,以及在时光洪流中竭力保存文化火种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