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萼红·玉婵娟
玉婵娟。甚春馀雪尽,犹未跨青鸾。疏萼无香,柔条独秀,应恨流落人间。记曾照、黄昏淡月,渐瘦影、移上小阑干。一点清魂,半枝空色,芳意班班。重省嫩寒清晓,过断桥流水,问信孤山。冰粟微销,尘衣不浣,相见还误轻攀。未须讶、东南倦客,掩铅泪、看了又重看。故国吴天树老,雨过风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借咏梅来抒发作者漂泊异乡的孤独与对故国的思念,情感细腻动人。
上片写梅花孤傲的形象。"玉婵娟"把梅花比作清冷的仙子,春天将尽、雪已融化,她却迟迟不肯乘鸾飞去(暗指迟迟未开)。稀疏的花朵没有浓香,柔弱的枝条却倔强绽放,似乎不甘心流落人间。这里用拟人手法,写梅花"应恨流落",其实是表达作者自己漂泊的苦闷。接着回忆梅花月下的倩影:黄昏淡月映照下,梅枝清瘦的影子慢慢爬上栏杆,那一点清雅的神韵、半树素淡的花色,都透着孤芳自赏的意味。
下片转入抒情。作者在清冷的早晨,走过断桥流水去孤山寻梅(孤山是宋代林逋隐居种梅的地方),发现梅花像细小的冰粒微微消融,自己风尘仆仆也顾不得浣洗衣衫,迫不及待想触碰却又怕唐突了它。这里"相见还误轻攀"写得极妙,把爱梅又敬梅的矛盾心理刻画得鲜活。最后直接抒情:不必惊讶我这个东南游子为何泪流满面地反复看花,只因故乡的梅树已老(暗示故国沧桑),经历着风雨摧残。结尾"雨过风残"四字,既是写花也是写国,余韵悠长。
全词妙在处处写梅却句句含情,把梅花塑造成一个孤高、清雅、坚韧的精灵,而作者对它的怜爱、敬重、不舍,其实都是对自己故土的深情。特别是最后泪眼看花的细节,让漂泊者的乡愁有了具体可感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