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日寄都下故人二首 其一

冬至山阴煖气微,五更厅事动朝衣。
鸡声衙吏来应早,雁足乡书到亦稀。
天上星辰双阙迥,江边冰雪寸心违。
寓游正忆穷愁日,薄晚东斋坐不归。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至日寄都下故人二首 其一》,它描绘了诗人在冬至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

首先,诗的开头“冬至山阴煖气微”,意思是说冬至时节,山里的气候虽然微暖,但还是有些寒冷。诗人用“煖气微”来形容这种微妙的气温变化,给人一种温暖而又不失寒意的感受。

接着,“五更厅事动朝衣”,这里的“五更”指的是凌晨五点,诗人在这个时候就已经起床,穿上朝衣准备出门。这个场景让我们感受到诗人早起忙碌的生活,也暗示了他对工作的认真态度。

“鸡声衙吏来应早,雁足乡书到亦稀”,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早晨听到鸡鸣,知道衙门里的官员们已经早早地开始工作,同时也表达了他收到家乡来信的喜悦,但这样的信件却是稀少的。

“天上星辰双阙迥,江边冰雪寸心违”,这里诗人仰望星空,看到天上的星辰和远处的宫殿显得十分遥远,而江边的冰雪也让他感到心中的孤寂和冷清。

最后,“寓游正忆穷愁日,薄晚东斋坐不归”,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外漂泊时,时常想起那些困苦的日子,傍晚时分独自坐在东斋,久久不愿归家。这反映了诗人对家乡和故人的深深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冬至时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在外漂泊的孤独和寂寞。诗中既有对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有对家乡和故人的深情厚谊,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