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楼令

风雨怯殊乡。梧桐又小窗。甚秋声、今夜偏长。忆著旧时歌舞地,谁得似、牧之狂。
茉莉拥钗梁。云窝一枕香。醉瞢腾、多少思量。明月半床人睡觉,听说道、夜深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漂泊异乡的游子在秋夜里的孤独与思念。

上片开头用"风雨怯殊乡"点明处境——在陌生地方连风雨都让人害怕,窗外梧桐叶响更添寂寞。"甚秋声、今夜偏长"是经典的心理时间描写:心里难受时,连秋夜的声音都显得特别漫长。接着想起从前歌舞欢聚的时光,自问谁能像唐代诗人杜牧那样纵情狂放,其实是感叹自己现在孤苦无依。

下片转入回忆画面。"茉莉拥钗梁"是女子发间的茉莉花,"云窝一枕香"描写共枕时的温存,但"醉瞢腾"说明这只是醉梦中的幻影。最后三句最妙:从美梦中惊醒,发现月光洒了半床,这时更夫报时的声音传来,才意识到夜已深沉,凉意渐浓——这个细节把从梦境跌回现实的落差感写得极为传神。

全词用秋夜、风雨、月光营造清冷氛围,通过"醉梦回忆—惊醒现实"的对比,把漂泊者"梦里不知身是客"的辛酸写得含蓄又深刻。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热闹都是过去,此刻只有我独对寒夜"的孤独感,很多在外打拼的人都能共鸣。

张炎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