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 苏州纪游

幽橹。
三五。
菱歌水路。
小桥无数。
枕河帘子尽人家。
浣纱。
渡头芦苇花。
夕阳斜画吴山瘦。
漫回首。
旧日名园柳。
豁吟眸。
一片秋。
虎丘。
古今多少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河传·苏州纪游》用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苏州水乡的独特韵味,同时透露出淡淡的怀旧与愁绪。

上片像一组动态的镜头:先是"幽橹"划破水面的特写,接着拉远展现三五成群的船只,菱歌从水路飘来。无数小桥、临水的民居、浣纱女子、渡口摇曳的芦花,这些典型意象共同构成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卷。动词"枕"用得巧妙,把静止的房屋写得像依偎在河畔休息的人。

下片转入黄昏时分的静观。夕阳为吴山勾出清瘦轮廓,一个"瘦"字既写山形,又暗含诗人情感。回望名园杨柳,突然开阔的视野("豁吟眸")与扑面而来的秋意形成对比。最后聚焦虎丘——这个承载历史的地标,用"古今多少愁"收尾,将眼前景与千年历史感慨相连,余韵悠长。

全词最妙处在于:明明写的是游人如织的苏州,却通过"幽橹""瘦山""秋色"等元素营造出静谧感;看似白描风景,实则"芦花""柳""夕阳"都暗含时光流逝的愁思。就像用毛笔淡彩晕染出的水乡,在明快的菱歌水影背后,藏着对沧桑变迁的轻声叹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