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张南卿兼答文篇之贶时南卿在鄱阳

君不见邯郸轻薄少年儿,斗鸡走狗长相随。
忽然失意向杯酒,拔剑相看死何有。
君不见关西大姓多侠徒,结客如云倾五都。
一朝金尽人事改,昨日交朋竟谁在。
我笑悠悠世上人,须臾反复非情亲。
拂衣便欲沧海去,但许明月随吾身。
张侯为人心事好,使我一见喜欲倒。
交友如君未易逢,相逢恨不相知早。
相知虽早亦何为,气豁神倾在一时。
君知海内刘玄德,我识弘农皇甫规。
昨来赠我琼瑶作,把酒高吟意寥廓。
色动曹刘侧耳听,魂归万古开冥漠。
故人一别两何如,无限风期记素书。
千里神交如咫尺,相思谁道隔江湖。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自述,表达了诗人对真挚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俗虚伪的厌倦。

前半部分用两个"君不见"开头,像在和朋友聊天一样举了两个反面例子:一是邯郸那些轻浮的年轻人,整天吃喝玩乐称兄道弟,但为点小事就能拔剑相向;二是关西那些号称豪侠的人,挥金如土结交朋友,可一旦没钱就没人理睬。诗人通过这些例子讽刺了世间那些表面热情、实则势利的虚假交情。

后半部分笔锋一转,开始正面描写与张南卿的真挚友谊。诗人用了很多生动的表达:一见如故的欢喜像要"喜欲倒";把对方比作三国时期的刘备(刘玄德),自比名士皇甫规,说明彼此都是重情重义之人;收到对方赠诗时,高兴得边喝酒边吟诵,觉得连曹植、刘桢这样的文豪都会侧耳倾听。最后四句尤为动人,说虽然相隔千里,但精神相通就像近在咫尺,真正的友情能跨越时空。

全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对比手法突出真假友谊的区别,像讲故事一样生动 2. 语言直白有力,比如"喜欲倒"这种夸张说法很有感染力 3. 把抽象的情感写得具体可感,如用"把酒高吟"的场景表现知音相得的快乐 4. 结尾升华主题,表明真挚友情可以超越物理距离

这其实是一封特别的情书——不是写给爱人,而是写给知己的。诗人用滚烫的文字告诉我们: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真正的朋友经得起时间考验,就算天各一方也心灵相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