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奋 其二 怨春风
怨春风之不仁兮,既发我群芳与众葩。羌无远而不届兮,烂锦绮之纷华。
柳青青兮花漫漫,黄鹂掷兮声度转。香袭衣兮馡馡满路,又吹残兮何故。
匪黔嬴之媢嫉兮,是残丑类。摧伤物之通美兮,且以成其独异。
彼丹葩兮适荣树端,今飘零兮匝地漫漫。昔芬馨兮袭人旖旎,今质存兮已魄然而少气。
野之草兮,昔芽萌其嫩绿。今生砌兮,亦盘盘而错错。
余启卜于灵氛兮,问其何故。灵氛视余以其繇兮,曰皇之常度。
在天地万物其尽然兮,夫子何疑。畅其理而诚告兮,子其知之。
曰人生百年犹树花兮,三春发荣粲其葩兮。光彩馨香能几何兮,壹昔飘风竟辞柯兮。
彼随飙兮展转,或归根兮或远。或一坠于庭闱兮,或遂沈于坑圊。
风何知而花何有兮,子之心焉眷眷。嗟世态之汩于是非兮,孰通其说。
西施见斥兮嫫母为说,毁弃尺璧兮鼠璞见珍,明月沈埋兮鱼目为蠙。
美自美而恶自恶兮,赝与真其谁分。春与秋其代谢兮,子何与而伤春。
馀不得此之高意兮,怀达人之至言。斯从事于来今兮岂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怨春风》借春天的景象,道出了人生无常、命运难测的深刻哲理。诗人用通俗的比喻和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以及对世间真假难辨的无奈。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春风的"不仁"(前16句) 诗人埋怨春风无情,它虽然催开了百花,却又很快将它们吹落。柳绿花红、黄鹂鸣叫的盛景转瞬即逝,香气满路的美好也很快消散。诗人质问:春风为何要摧残这些美丽的事物?
2. 占卜得到的启示(中间12句) 诗人向神灵求问原因,得到的回答是:这是自然规律。就像人生百年如同花开一季,再美的花朵也终将凋零。凋落的花瓣有的飘回树根,有的落入粪坑,这都是命运使然,春风和花朵都无法自主。
3. 对现实的感慨(后16句) 诗人由此联想到现实社会:美丑颠倒、真假难辨。西施被嫌弃而丑女受宠,美玉被丢弃而假玉受珍视。但诗人最终领悟:美就是美,丑就是丑,真假自有公论。就像春秋更替是自然规律,不必为春天逝去而过分伤感。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花开花落的自然现象,比喻人生起伏和命运无常 - 通过质问春风,表达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 - 最终以豁达的心态接受自然规律,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顺应自然"的智慧
诗人没有停留在伤春悲秋的表面,而是通过这一主题,引发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最终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这种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哲理的写作手法,让诗歌既有画面感,又富有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