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兴

富贵何曾有尽期,胡为行者竞如驰。
日虽夸父身能逐,山岂愚公力可移。
绝顶楼台人倦后,满堂袍笏戏阑时。
与君醒眼从旁看,漏尽钟鸣最可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漫兴》。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富贵和名利的看法。

首先,诗中提到“富贵何曾有尽期”,意味着富贵和名利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它们有起有落,有增有减。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有着深刻的认识。

其次,诗中的“胡为行者竞如驰”,表达了诗人对人们追逐名利、争先恐后的行为的讽刺。他认为人们应该追求真正的价值,而不是盲目地追求物质财富和地位。

接着,诗中的“日虽夸父身能逐,山岂愚公力可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他看到太阳虽然强大,但仍然无法驱散黑暗;而愚公移山的故事则告诉我们,即使力量微小,只要坚持不懈,也能克服困难。

然后,诗中的“绝顶楼台人倦后,满堂袍笏戏阑时”描绘了一幅热闹的场景,人们在楼台上欢聚一堂,享受着欢乐的时光。然而,当夜幕降临,人们纷纷离去时,只剩下空荡荡的楼台和满堂的袍笏。这反映了诗人对繁华背后空虚的感慨。

最后,诗中的“与君醒眼从旁看,漏尽钟鸣最可思”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珍惜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他希望人们能够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年华。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中的美好时光,不要等到失去后才后悔莫及。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富贵、名利、自然、人生等主题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它既具有哲理性,又具有艺术性,是一首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佳作。

赵翼

赵翼(1727年~1814年1月10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