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含烟 春游忆青士天自
船缓进(白居易),就花枝(同上)。
别路青青柳发(周贺),千条金缕万条丝(刘禹锡)。
复参差(卢纶)。
两见梨花归不得(赵嘏)。
昨日老于前日(白居易)。
人兮不见(陈子昂)抱琴好。
倚长松(王维)。
别路青青柳发(周贺),千条金缕万条丝(刘禹锡)。
复参差(卢纶)。
两见梨花归不得(赵嘏)。
昨日老于前日(白居易)。
人兮不见(陈子昂)抱琴好。
倚长松(王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名为《柳含烟 春游忆青士天自》,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回忆友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下面,我尝试用现代的语言来分析这首诗,希望能帮助你理解其精髓和魅力。
首句“船缓进”描绘了诗人乘船缓缓前行的景象。这里不仅有春游的意象,也暗示着诗人内心平静而缓慢的情绪流动。
“就花枝”紧接着描述了诗人靠近花朵的情景,暗示春天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接下来的“别路青青柳发”和“千条金缕万条丝”这两句,分别描绘了离别之路两旁长满了青青柳树,以及柳条随风摆动,似乎有着千条万缕的姿态。这里诗人借用柳树的繁茂,表达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美好和生命力。
“复参差”说明了柳条形态的多样性,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两见梨花归不得”表达了诗人两次见到梨花盛开,却无法返回或者重逢。这里梨花象征着美好和离别,诗人对此有着深深的无奈和遗憾。
“昨日老于前日”借用时间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慨叹,同时也暗示了他在时间的推移中,对友人的思念越来越深。
“人兮不见抱琴好”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这里的“抱琴好”可能指的是友人拥有某种美好的品质或者爱好,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最后一句“倚长松”描绘了诗人倚靠在松树旁的画面,暗示他在自然的抚慰下,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整首诗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通过对春景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表达,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