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佛阁 其二 风雨不时,景物悽异,羁人登览,有断肠之音

午晴未准。
霜叶匝地,秋色凄紧。
巾帻慵整。
碧天纵目,汀洲雁无信。
堞楼独凭。
烟瘴灭没,琼海千顷。
蛮唱悽迥。
莫帆落处,潮回蜑家艇。
鸟宿四山黑,倦旅蓬飘迷故径。
长痛墓门,陈根连露井。
问树绕慈乌,哀怨谁听。
客归须定。
愿笠子长镵,黄独同命。
浣征衫、泪痕如绠。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在深秋风雨中的孤独与哀愁。

上片写景: 开篇用"午晴未准"点出天气阴晴不定,满地霜叶和凄凉的秋色烘托出压抑氛围。诗人懒散地整理头巾,抬头望天却看不到大雁的身影(暗示没有家乡消息)。他独自登上城楼远眺,只见雾气弥漫的海面无边无际,远处传来凄凉的异乡歌声。潮水退去时,能看到渔家小船搁浅在岸边。

下片抒情: 夜幕降临,四周山色漆黑。疲惫的旅人像飘飞的蓬草,迷失了回家的路。最让他心痛的是想到祖坟无人打理,树根都蔓延到了井边。他问:那些绕着慈乌(孝鸟)的树,有谁在听它们的哀鸣?虽然想着"总要回家的",但眼下只能带着锄头和斗笠,靠挖野菜充饥。最后用"泪痕像井绳一样粗"的比喻,夸张地表现了思乡之痛的深重。

全词通过"霜叶"、"瘴烟"、"孤雁"等意象层层渲染,把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对逝去亲人的愧疚,以及漂泊无依的苦闷,都浓缩在秋日的苍茫景色中。特别是结尾用挖野菜充饥的细节和夸张的泪痕描写,让这种痛苦显得格外真实可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