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场景,读起来像一幅冷暖交织的画卷。
前两句是热闹的豪门夜宴:大户人家通宵达旦地赏雪作乐,华美的珠帘后映出盛装女子的身影。"蛾眉"指代精心打扮的女子,"珠栊"暗示着豪宅的奢华,短短十个字就勾勒出权贵们纸醉金迷的生活。
后两句笔锋突转,把镜头拉向寒士的茅屋:有谁会在意那个闭门不出的贫士呢?他的衣服破得能看见窟窿,鞋子也磨得露出了脚底。"衣穿履亦空"用最直白的语言,戳破了贫寒的残酷现实。
最妙的是"雪"这个隐形主角。全诗没直接写雪,但前两句的"赏"暗示了雪景的美丽,后两句的"闭门客"更让人联想到:穷人在风雪天连门都不敢出,因为根本没有御寒的衣物。这种留白的写法,让读者自己补全了漫天飞雪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震撼画面。
诗人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把上层社会的奢靡和底层百姓的困苦并置,不需要任何评论,强烈的反差自然唤起人们对社会不公的思考。就像现代人拍纪录片:镜头先扫过灯火通明的豪宅派对,再切到漏风的出租屋里啃冷馒头的外卖员,一切尽在不言中。
傅察
傅察(1089—1126)字公晦,孟洲济源(今属河南)人,北宋中书侍郎傅尧俞重孙。端重有操,为文温丽,遇事若无所可否,非其意萃然不可犯。徽宗崇宁五年(1106)进士,蔡京欲妻以女,拒弗答。曾任青州司法参军、永平、淄川丞,太常博士,兵部、吏部员外郎。宣和七年(1125)冬,接伴金国贺正旦使,道逢金太子斡离不,令下拜,抗辩不屈而死,谥忠肃。事迹见《宋史·忠义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