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启休沐之中静专一室病不复饮无以慰怀性且寡合若何为乐但窗閒弄笔信意乱书(疑夺一字)无所从意无所得自如而已岂曰诗乎不觉又成五章章之首句皆云朱门多好景盖纪田第园林之胜美明公游豫之适昔张处士献牛奇章诗尤鲙炙
朱门好景多,况复九秋中。
积雨凉生簟,凝霜夜著桐。
槐阴堆败叶,菊蕊被幽丛。
闲对篮舆客,翛然此兴同。
积雨凉生簟,凝霜夜著桐。
槐阴堆败叶,菊蕊被幽丛。
闲对篮舆客,翛然此兴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富贵人家在深秋时节的美景,以及主人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
第一句"朱门好景多"开门见山,点明这是富贵人家的宅院,而且正值深秋时节。接着用"积雨凉生簟"和"凝霜夜著桐"两个细节,生动地写出了秋意渐浓的感觉——雨水让竹席变得冰凉,夜晚的霜凝结在梧桐树上。
中间两句"槐阴堆败叶,菊蕊被幽丛"继续写秋景:槐树下堆积着落叶,菊花在幽静的草丛中绽放。这里既有秋天萧瑟的一面(落叶),也有生机勃勃的一面(菊花)。
最后两句"闲对篮舆客,翛然此兴同"写主人悠闲地接待坐着竹轿来访的客人,两人都沉浸在这样美好的秋景中。这里的"翛然"形容一种无拘无束、悠然自得的状态。
整首诗就像一幅工笔画,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深秋富贵人家的生活图景。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描写景物和人物的活动,让读者感受到一种闲适淡雅的生活情趣。特别是最后主客同赏秋景的画面,更增添了几分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
李至
(947—1001)宋真定人,字言几。七岁而孤,为内臣李知审养子。太宗太平兴国间进士。历通判鄂州,擢著作郎、直史馆,累迁右补阙、知制诰。八年,拜参知政事。雍熙初,谏太宗亲征范阳,以目疾求解机政。命兼秘书监,总秘阁藏书。淳化五年,兼判国子监,总领校雠、刊刻七经疏。真宗即位,拜工部尚书、参知政事,主张弃灵州,安抚西夏。后罢为武胜军节度使,徙知河南府。与李昉以诗相酬,有《二李唱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