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书怀

亲友留连,都尽道、归程匆逼。
还可虑、干戈摇荡,路途艰厄。
万事岂容忙里做,一安惟自闲中得。
便相将、妻子抱琴书,青山侧。
行与止,吾能识。
成与败,谁能测。
但粝餐糊口,小窗容膝。
桑梓安排投老地,诗书准备传家计。
使苏张、重起论纵横,心难易。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讲的是一个中年男人面临人生抉择时的真实心态,特别接地气。

上片开头就像在唠家常:亲戚朋友都劝我别急着走,路上兵荒马乱的太危险。但作者心里门儿清——人生大事哪能仓促决定?真正的安稳不是瞎忙活,而是懂得在平淡中找踏实。最后他想象着带着老婆孩子,抱着琴和书隐居青山的画面,简直像现代人幻想"逃离北上广"。

下片更显通透:走还是留我自己能做主,但成败得失谁说得准?接着用两个特别生活化的比喻:吃粗茶淡饭能填饱肚子就行,小房子够蜷腿睡觉就成。就像现在人说的"房子不在乎大小,温馨就好"。最后亮明态度:我就要回老家种地养老,把诗书传给孩子。就算苏秦张仪那样的说客复活,也别想动摇我这颗躺平的心。

全词妙在把人生抉择写得像买菜砍价般真实。没有高大上的口号,只有柴米油盐的智慧,道出了普通人面对动荡时最朴素的愿望:有饭吃、有屋住、家人平安。这种"知足常乐"的生活哲学,放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

许衡

(1209—1281)怀孟河内人,字仲平,号鲁斋。性嗜学。从姚枢得宋二程及朱熹著作,居苏门,与枢及窦默相讲习,以行道为己任。宪宗四年,忽必烈召为京兆提学,及即位,授国子祭酒。至元二年,命议事中书省,乃上疏言事。谓“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能长久”,并指出欲使“累朝勋旧改从亡国之俗”,阻力必大。多奏陈,然其言多秘,世罕得闻。又定朝仪、官制。拜中书左丞,劾阿合马专权罔上,蠹政害民。改授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选蒙古子弟教之。又领太史院事,与郭守敬修《授时历》成。以疾归。卒谥文正。有《读易私言》、《鲁斋遗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