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鲙

行到鲈鱼乡里时,鲙盘如雪怕风吹。
犹怜醉里江南路,马上垂鞭学钓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人路过鲈鱼之乡时的所见所感,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写实景:诗人来到盛产鲈鱼的地方,看到切得雪白的生鱼片盛在盘中,轻薄得仿佛怕被风吹散。这里用"怕风吹"这个拟人化的描写,生动表现了鱼片的轻薄新鲜,也暗示了诗人对这份美味的珍视。

后两句转入回忆:诗人说自己至今仍怀念醉眼朦胧时走过的江南路,那时他骑在马上,一边信马由缰,一边模仿着垂钓的悠闲姿态。这里的"醉"既是写实也可能是比喻,暗示江南风光令人陶醉。"马上垂鞭学钓时"这个细节特别生动,既表现了旅人的闲适,又暗含对江南水乡生活的向往。

全诗通过鲈鱼、醉、钓等意象,巧妙串联起现实与回忆,表达了诗人对江南风物的喜爱。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不经意间流露的生活情趣——看到鱼片就联想到垂钓,在行旅中仍保持着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热爱。这种将日常小事写得饶有兴味的能力,正是古代优秀诗人的高明之处。

项斯

项斯(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字子迁,晚唐著名诗人,台州府乐安县(今浙江仙居)人。 因受国子祭酒杨敬之的赏识而声名鹊起,诗达长安,于会昌四年擢进士第,官终丹徒尉,卒于任所。项斯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他的诗在《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一卷计88首,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项斯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