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春登楼

公余间步古城颠,迟日和风暇豫天。
花引嫩芳迎晓露,柳垂轻絮拂晴烟。
一尊椒桂除三品,千室讴歌在五弦。
红紫正争春又半,断崖荒堑草芊芊。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登楼远眺时的闲适景象,充满轻松愉悦的生活气息。

前四句写景:诗人在公务之余漫步古城高处,感受着春日暖阳与和风。花朵带着晨露绽放清新芬芳,柳絮轻扬仿佛在撩拨晴空中的薄烟。这里用"花引嫩芳""柳垂轻絮"的拟人手法,把植物写得像在主动迎接春天,画面生动活泼。

后四句抒情:诗人手持酒杯(椒桂指代美酒),暂时抛开官场等级(三品指官职),享受百姓安居乐业的和谐景象(五弦琴象征太平)。末尾用对比手法:虽然城里百花争艳春意正浓,但远处断崖荒沟的野草也在茂盛生长,暗示着繁华与野趣并存的自然之美。

全诗亮点在于: 1. 通过"迟日""晴烟""晓露"等意象组合,营造出春日特有的温暖朦胧感 2. "拂"字用得精妙,让柳絮与轻烟的互动有了动态美 3. 最后两句的视野突然开阔,从精致楼台转向苍茫野景,给人意犹未尽之感

诗人通过这次春日登楼,表达了对平凡生活之美的发现,以及暂时放下公务、亲近自然的惬意心情。

郑侠

(1041—1119)福州福清人,字介夫,号大庆居士、一拂居士。英宗治平四年进士。调光州司法参军。秩满入京,对王安石言新法不便。久之,监安上门。神宗熙宁七年,久旱不雨,流民扶携塞道,绘流民图上之,奏请罢新法,次日,新法罢去者十有八事。吕惠卿执政,又上疏论之,谪汀州编管,徙英州。哲宗立,始得归。元符七年,再贬英州。徽宗立,赦还,复故官,旋又为蔡京所夺,遂不复出。有《西塘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