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2006年12月23日晚)
算梅花有信赴山盟,依依旧时形。
正轻寒初试,朱唇微启,浅笑盈盈。
竹径寻芳终日,只是任飘零。
记得斜阳没,孓立空庭。
纵有千金词赋,想云烟渺渺,直把愁生。
渐疏花清瘦,被雪骨含馨。
约来年、东风送暖,莫相违、花可解深情。
聊攀折、一瓶春色,顿觉寒轻。
正轻寒初试,朱唇微启,浅笑盈盈。
竹径寻芳终日,只是任飘零。
记得斜阳没,孓立空庭。
纵有千金词赋,想云烟渺渺,直把愁生。
渐疏花清瘦,被雪骨含馨。
约来年、东风送暖,莫相违、花可解深情。
聊攀折、一瓶春色,顿觉寒轻。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人在寒冬里赏梅时的细腻感受,以及对往事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上片(前八句)描绘了一幅冬日寻梅的画面: - 梅花如约绽放,还是记忆中的模样。天气微寒,梅花像少女轻启朱唇般缓缓开放,带着浅浅笑意。 - 词人整日在竹径赏梅,却感到一种漂泊无依的孤独。直到夕阳西下,他仍独自站在空荡的庭院里发呆。
下片(后九句)转入抒情: - 即便有再好的文采,面对缥缈的云雾也只会徒增忧愁。此时梅花渐渐稀疏,但被雪覆盖的枝干依然透着幽香。 - 词人与梅花约定:来年春风回暖时一定要再相见,因为只有梅花最懂他的心意。 - 最后他折下一枝梅花插瓶,顿时觉得寒意都减轻了——这个动作既留住了春天的气息,也温暖了孤独的心。
全词通过梅花这个意象,巧妙串联起"怀旧-孤独-期盼-慰藉"的情感脉络。最动人的是那份与自然物的默契:梅花不只是观赏对象,更是能听懂人话、懂得守约的知己。这种将景物人格化的写法,让整首词既清新又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