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里的深沉乡愁和战乱中的漂泊之苦。
开头两句写江南水乡的秋夜凉意袭人,诗人漂泊在外多年仍无法回乡。"蟪蛄泣露"和"络纬缫风"这两句用昆虫的鸣叫和织网来烘托秋夜的寂寥,薜荔墙和梧桐井这些意象都带着浓浓的江南庭院气息,暗示着对家乡的思念。
"咫尺故园"和"千里梦"形成强烈对比,虽然家乡看似很近,却像隔着千里之遥,只能在梦中相见。"十年霜"既指时间流逝,也暗喻战乱带来的沧桑。
最后两句用王粲(仲宣)登楼的典故,表达登高望乡的愁绪。连绵的烽火不仅阻断了归乡之路,更让诗人肝肠寸断。全诗通过秋夜的凉意、昆虫的鸣叫、战火的阻隔等意象,将漂泊者的思乡之情和乱世之痛表现得淋漓尽致。
华幼武
(1307—1375)元明间无锡人,字彦清,号栖碧,以诗名于吴中。元末隐居不仕。有《黄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