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 小春念八日,偕友人游望丛祠感赋

蚕丛柏灌初开国。遗基又承杜宇。鳖墓云封,鹃城日朗,俊游合携俊友。

魂归何处。只三径烟霞,几堆尘土。翠筱红墙,行人凭吊自来去。

当年群雄角逐,有君臣揖让,明农治水。运继唐虞,功希禹稷,西蜀山河永固。

淳风已古。笑五季六朝,中原割据。称帝称王,天下遂多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以游览望丛祠为背景,通过古今对比抒发历史兴亡的感慨。

上阕开篇用"蚕丛柏灌"等古蜀国传说人物点明地点历史渊源,随后描写祠堂周围云雾缭绕、阳光普照的景色。"俊游合携俊友"一句突然转入现实,带出与友人同游的温馨场景。接着笔锋一转,用"魂归何处"引发对历史人物的追思,通过"三径烟霞,几堆尘土"的意象对比,突出历史沧桑感。最后以游人往来凭吊的画面作结,营造出古今交融的意境。

下阕转入历史评论。先肯定古蜀时期"君臣揖让"的清明政治和治水功绩,称赞其继承唐虞盛世、堪比大禹后稷的历史地位。随后用"淳风已古"转折,讽刺五代六朝时期中原割据的乱象,直指"称帝称王"导致天下动荡的历史教训。全词在古今对比中,既表达对蜀地先贤的敬仰,又暗含对当时社会现实的隐忧。

艺术特色上,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古今对比、治世与乱世对比、自然永恒与人事变迁对比。通过"翠筱红墙"等明丽色彩与"几堆尘土"的灰暗意象交织,形成强烈视觉反差。全词在怀古中寄寓治乱兴衰的思考,既有历史厚重感,又充满现实关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