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陈惟允

时否贤才隐,年饥瘦稚啼。倦游同缩猬,起舞讶闻鸡。

秘语推图谶,荒愁怯鼓鼙。磨碑求著作,先与草淮西。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动荡年代下知识分子的困境和内心挣扎,语言平实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用"时局不好贤才隐居""闹饥荒连小孩都饿瘦啼哭"的对比,展现社会黑暗面。三四句以"像刺猬一样蜷缩的疲惫旅人"和"半夜听到鸡叫误以为天亮"的生动比喻,表现诗人对现实的迷茫与警觉。

五六句透露诗人私下研究预言典籍(图谶)的焦虑,听到战鼓声就害怕的脆弱,反映乱世中人们的不安。最后两句最有意思:诗人想通过为当权者写碑文(磨碑)来谋生,却先主动请缨撰写军事文书(淮西),这种矛盾选择凸显了文人被迫向现实妥协的无奈。

全诗像一组电影镜头,从社会惨状拍到个人窘境,最后定格在文人提笔又放下的特写,让读者看到古代知识分子在生存与理想间的艰难抉择。诗中"缩猬""闻鸡"等接地气的比喻,让现代人也能瞬间理解那种困顿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