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行杯·落梅着雨消残粉

落梅着雨消残粉,云重烟轻寒食近。罗幕遮香,柳外秋千出画墙。
春山颠倒钗横凤,飞絮入檐春睡重。梦里佳期,只许庭花与月知。

译文及注释

落梅着雨消残粉,云重烟轻寒食近。罗幕(mù)遮香,柳外秋千出画墙。
春雨一过,梅花落满地,形残色消,天空阴云层层,地上烟霭袅袅,寒食节已经临近。罗幕遮挡了香雾,透过柳烟,秋千少女的欢愉之声从彩色画墙里传出。
寒食: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传春秋时晋文公负其功臣介之推。

春山颠(diān)倒钗(chāi)横凤,飞絮(xù)入檐春睡重。梦里佳期,只许庭花与月知。
黛眉如山峰倒立,凤样的金钗横卧发髻间,春天来了,柳絮纷飞入室,人也疲倦困顿。与心爱之人在梦中想会,只有那满庭的花卉与明月知晓。
春山:春日山色黛青,因喻指妇人姣好的眉毛。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雨一过,梅花落满地,形残色消,天空阴云层层,地上烟霭袅袅,寒食节已经临近。罗幕遮挡了香雾,透过柳烟,秋千少女的欢愉之声从彩色画墙里传出。
黛眉如山峰倒立,凤样的金钗横卧发髻间,春天来了,柳絮纷飞入室,人也疲倦困顿。与心爱之人在梦中想会,只有那满庭的花卉与明月知晓。

注释
寒食: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传春秋时晋文公负其功臣介之推。
春山:春日山色黛青,因喻指妇人姣好的眉毛。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闺怨的细腻画面,核心是写女子在寒食节前后的孤寂与朦胧情思。

上片用"落梅沾雨褪色"开篇,带出暮春凋零感。云层厚重而炊烟轻盈的对比,暗示寒食节(清明前禁火的节日)临近的微妙氛围。女子用纱帐挡住熏香,却挡不住墙外柳树下秋千晃动的欢快声响——这里用"画墙外他人嬉戏"反衬她的孤独。

下片更生动:女子发髻松散、金钗歪斜,像春山倾倒,形象地写出她无心梳妆的慵懒。柳絮飘进屋檐,她昏昏欲睡,梦里与心上人相会的情景,只有庭院的花和月亮知道。这种"秘密恋爱"的描写既含蓄又浪漫,把少女心事比作需要自然万物守护的珍宝。

全词妙在通篇未提"愁"字,却通过残梅、乱发、飞絮等意象,把春日闲愁写得如烟似雾。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全世界只有花和月亮懂我"的私密感,让现代读者也能共鸣那种隐秘而美好的情感体验。

冯延巳

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