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福山遇僧偶出二首 其二

鹫岭云深杖屦幽,竹(一作江)风松影共悠悠。
何人分得僧家榻,坐看南山一片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山间秋景图,充满了禅意和闲适之美。

前两句写景:诗人来到云雾缭绕的福山("鹫岭"是佛教圣地的代称),拄着竹杖漫步在幽静的山路上。山间的竹影和松涛(或江风)交织在一起,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共悠悠"三个字特别传神,把自然景物拟人化,好像风和影子都在悠闲地散步。

后两句抒情:诗人幸运地借用了僧人的坐榻,静静地欣赏南山秋色。"分得"二字显得很随缘,好像这份闲适是偶然得来的礼物。最后"一片秋"的描写很有画面感,不具体写秋叶或秋色,而是用"一片"这个模糊的量词,让读者自己去想象满山秋意的壮阔景象。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简单的景物组合(云、竹、松、山)就勾勒出深远的意境 2. "悠悠""一片"等词语的留白给人无限想象空间 3. 通过"僧家榻"这个细节,把自然美景与禅意生活完美结合 4. 传递出一种随遇而安、物我两忘的生活态度

读这首诗,就像跟着诗人一起暂别尘嚣,在山中享受了片刻的宁静与自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