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乐天村居

池水浮黄叶,窗扉列翠岚。
蚁历新梦破,鸥已旧盟寒。
足病喜安坐,目昏愁远看。
无人来问道,不用倒幡竿。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次韵乐天村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伤感的乡村图景,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无奈。

首句“池水浮黄叶”,描述了池塘中漂浮的黄叶,象征着秋天的萧瑟与岁月的流逝。池水、黄叶,这些自然之物唤起了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

“窗扉列翠岚”,意思是窗户外面排列着翠绿的山峦,这里用“翠岚”来形容山峦在诗人眼中呈现出的青翠的雾气,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居住的环境优美。

接下来,“蚁历新梦破,鸥已旧盟寒”,这两句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蚂蚁象征着微小的生命,但它也破除了新梦,暗示了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而鸥鸟象征着忠诚和友谊,但“旧盟寒”说明这份友谊已经变得冷淡,表达了一种失落和孤独感。

“足病喜安坐,目昏愁远看”,这句直接描述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和心情。诗人因为脚有毛病,喜欢安逸地坐着,但如果眼睛看远一点,就因为视力不好而感到忧愁。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对现实的无奈接受。

最后一句“无人来问道,不用倒幡竿”,意思是没有人来询问诗人的情况,也不用特意去调整幡竿。这里的“幡竿”象征着某种指引或标志,诗人说不需要调整它,可能意味着他不希望外界过多打扰,更倾向于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物描写和生动的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梦想破灭、友情变淡以及身体状况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滕岑

滕岑(一一三七~一二二四),字元秀,严州建德(今浙江建德东北)人。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一一五九)领乡荐,屡试进士不第。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特奏名,调徽州歙县尉。终母忧,再调温州平阳县丞,秩满监南岳庙。宁宗嘉定十七年卒,年八十八。有诗集,已佚。事见《桐江集》卷一《滕元秀诗集序》。滕岑诗,据《瀛奎律髓》、《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