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 / 矛与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译文及注释
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dùn)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fú)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有一个楚国人,既卖盾又卖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任何坚固的东西都穿得透。”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矛: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长柄兵器,矛的基本形制有狭叶、阔叶、长叶、叶刃带系和凹口骹式等。盾:盾牌,古代作战时遮挡刀剑用。誉:赞誉,夸耀。曰:说,讲。吾:我。陷:穿透、刺穿的意思 。或:有人。以:使用;用。子:您,对人的尊称。何如:怎么样。应:回答。利:锋利,锐利。其:助词。这里指那个卖矛和盾的人。弗能:不能。弗,不。之:的。鬻:卖。者:...的人。莫:没有什。夫“用在首句,引起议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有一个楚国人,既卖盾又卖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任何坚固的东西都穿得透。”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注释
矛: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长柄兵器,矛的基本形制有狭叶、阔叶、长叶、叶刃带系和凹口骹式等。
盾:盾牌,古代作战时遮挡刀剑用。
誉:赞誉,夸耀。
曰:说,讲。
吾:我。
陷:穿透、刺穿的意思 。
或:有人。
以:使用;用。
子:您,对人的尊称。
何如:怎么样。
应:回答。
利:锋利,锐利。
其:助词。这里指那个卖矛和盾的人。
弗能:不能。弗,不。
之:的。
鬻(yù):卖。
者:...的人。
莫:没有什么。
夫:用在句首,引起议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个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个卖盾牌和长矛的楚国人。他先吹嘘自己的盾牌坚固无比,任何东西都刺不穿;接着又夸耀自己的长矛锋利异常,没有它刺不穿的东西。这时有人问:"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样呢?"商人顿时哑口无言。
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当一个人同时坚持两个完全对立的极端说法时,就会陷入自我矛盾的尴尬境地。就像"绝对刺不穿的盾"和"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一样,现实生活中过于绝对化的说辞往往经不起推敲。
它提醒我们: 1. 说话做事要留有余地,避免极端化 2. 遇到问题要多角度思考,不要自相矛盾 3. 夸夸其谈容易,但经不起实践检验 4. 真正的智慧在于懂得平衡和适度
这个故事的魅力在于用简单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逻辑矛盾,让读者在会心一笑中领悟到为人处世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