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湖泛月

泰宇天光淡欲流,水风摇荡夏湖秋。
银河直拟乘槎到,赤壁聊同载酒游。
倾尽玉杯霞彩散,团成宝盖月华浮。
此生此夜穷奇兴,错上年年庾老楼。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夏湖泛月》描绘了一个夏夜泛舟湖上的美妙场景,充满了浪漫的想象和豪迈的情怀。

开头两句"泰宇天光淡欲流,水风摇荡夏湖秋"写景很生动:广阔的天空中,天光淡淡地流动,水面上的风轻轻吹拂,让夏天的湖面荡漾出秋天的凉意。这里用"夏湖秋"的对比,既点明了季节,又突出了夜晚的清凉。

中间四句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他想要乘着小船直达银河,又想像苏轼游赤壁那样载酒同游。这里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乘槎"的传说,一个是苏轼《赤壁赋》的故事,但即使不知道这些典故,也能感受到诗人想要遨游天际、把酒言欢的豪情。

"倾尽玉杯霞彩散,团成宝盖月华浮"这两句特别美:倒空酒杯时,晚霞的光彩仿佛也随之散开;抬头望天,圆月的光华像宝盖一样笼罩着他们。诗人把喝酒、赏月的场景写得既华丽又空灵。

最后两句"此生此夜穷奇兴,错上年年庾老楼"是感慨:人生能有这样奇妙的夜晚实在难得,甚至让人后悔以前总是像庾信那样在楼阁中伤春悲秋。这里表达了要及时行乐、珍惜美好时光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把夏夜泛舟的闲适、把酒赏月的雅兴、遨游天地的想象完美融合,语言优美但不晦涩,情感豪放却不浮夸,让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个月光如水、凉风习习的夏夜,体会与友人把酒言欢的快乐。

周忱

(1381—1453)江西吉水人,字恂如,号双崖。永乐二年进士。次年,预读书文渊阁之选。与修《永乐大典》,历刑部主事、员外郎。宣德五年,帝以天下财赋多不理,江南尤甚,思得才力重臣前往整理,以杨荣荐,迁工部右侍郎,巡抚江南,总督税粮。在任二十二年,常屏去驺从,巡行村落,问民疾苦。理欠赋,改税法,屡请减免江南重赋。与苏州知府况钟反复计算,将苏州一府赋自二百七十七万石减至七十二万余石。他府以次减。官至工部尚书,仍巡抚。有《双崖集》。卒谥文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