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水仙册子十二首 水龙吟 其十一 残

几番薄染浓句,幽姿写到阑珊矣。
神情仿佛,潇湘哀怨,江潭憔悴。
欲敛先垂,将枯更卷,低徊棐几。
怯凌波微步,亭亭玉瘦,有还似、人扶醉。
真色生香如此,肯和它、随风桃李。
仙人标格,怕黏尘土,但依泉水。
扇冷秋纨,毫空梦彩,渐消芳意。
恰冰魂一缕,招来纸上,别馀风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水仙花凋零时的凄美画面,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残花的独特韵味。

开篇说诗人反复用淡墨浓彩描绘水仙,直到它快要凋谢。这里"薄染浓句"就像画家调色,用不同深浅的笔墨来表现。将凋谢的水仙比作满怀哀愁的湘江女神("潇湘哀怨")和憔悴的江边行人,赋予残花人的情感。

中间部分生动刻画了残花的姿态:花瓣将合未合("欲敛先垂"),快要枯萎却还微微卷曲("将枯更卷"),就像醉汉需要搀扶。这里把残花比作醉汉,既写实又新奇。接着赞美水仙即使凋零也保持高贵品格,不像普通桃李随风飘落,而是像仙人般只愿与清泉为伴。

结尾处用"扇冷"、"毫空"等意象暗示时光流逝,但诗人却说能用笔墨把水仙的"冰魂"(纯洁精神)留在纸上,让残花焕发新的生命力。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笔法,正是艺术创作的魅力所在。

全词最动人处在于:明明写的是凋零,却通过艺术表现让残败焕发光彩。就像我们拍下落叶的特写,用镜头赋予枯萎以美感。词人用文字做到了这点,让读者感受到"残缺之美"的独特韵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