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真人箓中像

画中留得清虚质,人世难逢白鹤身。
应见茅盈哀老弟,为持金箓救生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修行者形象,通过讲述一个关于仙人的故事来传达一种精神追求和哲理思考。

“画中留得清虚质”,这句是说画家通过笔墨勾勒出一个纯净、虚静的形象,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气质。这里的“清虚”指的是修行者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宁静。

“人世难逢白鹤身”,这句话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干净纯粹的生活状态非常难得,就像在人类社会中很难见到白鹤那样高洁的生物一样。白鹤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高洁、长寿和仙风道骨的形象,这里用来比喻修行者超凡脱俗的生活。

“应见茅盈哀老弟”,茅盈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人之一,这里提到他哀悼弟弟,可能是指他在修行的过程中对兄弟的思念或某种情感的寄托,也可能寓含着一种深沉的哲思:即使在超脱的修行生活中,人的亲情和情感依然存在。

“为持金箓救生人”,这句表达了修行者有着一种拯救众生的使命感。金箓在这里象征着道教的符箓,是一种可以祈福驱邪、保佑平安的法器。整句的意思是说,这位修行者手持符箓,愿意去救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理想中的修行者形象和情操,传达出一种对纯净心灵、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和对世间众生的关怀之情。

鲍溶

鲍溶,字德源,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鲍溶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