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赏析

此诗描写前半部分描写了壮丽的沙场征战之景,渲染了一种宏阔悲壮的氛围。后半部分则是表达了作者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万死不辞,要成为描像麒麟阁的立功之臣,并且十分嘲笑那些文臣,只会读经书,不能真的杀敌报国,可叹这些文人参不透这点的话只会白白的衰老而去,不能名留青史。 本诗表达了作者雄心壮志 ,立功报国的雄心壮志。手法大气豪壮,宏大辽阔之气尽显。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热血男儿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充满英雄主义色彩。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英雄出征的威武场面 开篇用"浮云骏"(如浮云般迅捷的骏马)和"翩翩"(潇洒利落)展现将士英姿。军队带着皇帝的威严和将军的勇猛出征,战鼓如雷、军旗似火,连太阳月亮都仿佛停在武器上助威,用夸张手法渲染出震撼的战场气势。

2. 激烈战斗的壮阔画面 "青海""黑山"点明西北战场,用"阵云匝""兵气冲"形容战云密布。最精彩的是"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太白星(主杀伐)高悬预示激战正酣,旄头星(胡人象征)消失暗示胜利,用天文现象巧妙交代战局变化。

3. 建功立业的豪迈宣言 战士不惜性命只为"一朝成功",期待像汉代名将那样画像挂进麒麟阁,凯旋回朝。最后用对比手法嘲笑死读书的文士:你们钻研一本经书有什么用?古人不懂从军报国的道理,只能庸碌到老。

全诗像一部热血沸腾的军事大片,既有"万鼓雷殷"的视听震撼,又有"大笑向文士"的傲然宣言。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视死如归的勇气和"万里赴戎机"的浪漫,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受到穿越千年的英雄气概。

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