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妍红坠香,玉簪香叶,閒庭偶步,得此阕
风铃梦觉。
又曲尘吹晕,芳事无著。
万点閒愁,一束相思,情根瘦与谁托。
油云丝雨秋人感,漫问取、春阴池阁。
卷画帘、稠绿侵衣,忍忆去年花落。
还记吴姬鬓好,露香润素手,钗钿曾约。
惯折花枝,数到琼英,镜里销魂梳掠。
伶俜偎趁鞦韆影,算碧玉、年华犹弱。
可半庭、锄色青青,冷入亚红阑角。
又曲尘吹晕,芳事无著。
万点閒愁,一束相思,情根瘦与谁托。
油云丝雨秋人感,漫问取、春阴池阁。
卷画帘、稠绿侵衣,忍忆去年花落。
还记吴姬鬓好,露香润素手,钗钿曾约。
惯折花枝,数到琼英,镜里销魂梳掠。
伶俜偎趁鞦韆影,算碧玉、年华犹弱。
可半庭、锄色青青,冷入亚红阑角。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充满秋意的庭院场景,通过细腻的意象传递出淡淡的哀愁和思念之情。
上片以"风铃梦觉"开篇,营造出恍惚迷离的氛围。风吹过,扬起尘土,暗示着美好事物("芳事")难以把握。词人用"万点闲愁,一束相思"这样具体的量词来形容抽象的情感,让无形的愁思变得可见可感。"情根瘦与谁托"一句尤为动人,将感情比作日渐消瘦的植物,不知该寄托给谁。
下片转入回忆,想起曾经与一位江南女子("吴姬")的温馨时光:她鬓发如云,素手沾露,头戴钗钿。这些细节描写让回忆显得真实可触。"惯折花枝"到"镜里销魂梳掠"几句,生动展现了女子对镜梳妆的柔美画面。最后回到现实,庭院里只剩下青草和冷清的栏杆,与开头形成呼应。
全词最大的特点是善于用具体景物表达抽象情感。比如用"油云丝雨"形容细雨蒙蒙的天气,用"稠绿侵衣"表现草木茂盛到仿佛要沾湿衣裳,用"亚红阑角"(低垂的红色栏杆角落)暗示心情的低落。这些意象既生动又含蓄,让读者能感受到词人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情绪。
词中对比手法也很巧妙:过去与现在的对比(曾经花枝烂漫与如今花落草青)、热闹与冷清的对比(女子梳妆的热闹与庭院寂静)、春秋季节的对比,都强化了物是人非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