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火令 题扇

砑纸调铅粉,凝妆却翠钿。
不知雕饰本天然。
祝取千红万紫让伊先。
华月三更影,行云一朵鲜。
春光已是十分妍。
记否银丸晶烛在当年。
记否当年,百花头上意绵绵。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以一把扇子为引子,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梳妆打扮的场景,并延伸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上阕开头用"砑纸调铅粉"写女子在扇面上调色作画,"凝妆却翠钿"写她取下首饰素颜相对。这两句通过"作画"与"卸妆"的对比,带出"天然去雕饰"的审美主张。后三句以"千红万紫"的绚烂春色为衬托,突出扇中人的清雅气质。

下阕转入回忆。"华月"、"行云"两个意象既写扇面美景,又暗喻往昔美好时光。"春光十分妍"看似写景,实则暗示青春正盛。结尾三句用"记否"的追问,将思绪拉回当年:在烛光摇曳的夜晚,两人曾在百花丛中许下绵绵情意。这里的"银丸晶烛"既指真实的烛光,也象征着那段璀璨的回忆。

全词巧妙运用扇子这一载体,将现实梳妆与往昔情事交织。语言清新自然,像"一朵鲜"这样口语化的表达,让古典意象显得生动可亲。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含蓄的深情——没有直抒胸臆,而是通过"祝取"、"记否"等委婉表达,让读者在画面转换间,感受到对逝去美好的温柔眷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