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邵芝南太史册封唐藩
暂辍编摩去,行行入豫疆。
驱车游宛洛,立马问韩梁。
雨洗沙溪净,风传路草香。
云霞添旅橐,花鸟贮吟囊。
白水秋澄彻,丹山夜郁苍。
剪桐分帝子,酌醴醉仙郎。
泛涓思文叔,登台忆武乡。
民艰今可问,何似昔南阳。
驱车游宛洛,立马问韩梁。
雨洗沙溪净,风传路草香。
云霞添旅橐,花鸟贮吟囊。
白水秋澄彻,丹山夜郁苍。
剪桐分帝子,酌醴醉仙郎。
泛涓思文叔,登台忆武乡。
民艰今可问,何似昔南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奉命出行的旅途见闻和感慨,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画面感。
开头两句写诗人暂时放下文书工作("编摩"指文书编纂),启程前往河南地区("豫疆")。接着用"驱车""立马"两个动作展现旅途的动态,途经南阳、洛阳等地,探访韩、梁古国的遗迹。
中间部分用细腻的笔触描写沿途风景:雨后溪水清澈,风中传来青草香;云霞装点行囊,花鸟激发诗兴。白水河在秋天格外澄澈,丹山的夜色苍茫深沉。这些景物描写生动传神,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后段转入历史怀想:用"剪桐封弟"的典故暗指唐藩受封,用"酌醴"(饮酒)表现宴饮之乐。想起汉光武帝刘秀(字文叔)和诸葛亮(武乡侯)的往事,最后发出感慨:如今百姓的疾苦,与当年诸葛亮治理的南阳相比如何呢?
全诗巧妙融合了旅途见闻、自然美景和历史沉思,在轻松的行程描写中暗含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展现了古代官员既享受公务旅行之乐,又不忘百姓疾苦的情怀。诗中"雨洗沙溪净"等句尤其清新自然,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