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匹来自西域的神骏宝马,以及它在不同环境中的境遇变化。
前两句写天马刚从中亚渥洼水来到中原时的风光场景:人们为它谱写郊庙祭祀的歌曲,称赞它是能招引神龙的良驹。这里用"龙媒"的典故,突出天马的神异不凡。
后两句笔锋一转,写天马如今在边塞玉门关外的凄凉处境:不知在漫漫黄沙路上,还有几处能看到它爱吃的苜蓿残花。通过"苜蓿残花"这个细节,暗示天马失去了优渥的生活环境,也暗含英雄失路的感慨。
全诗通过天马境遇的对比,以马喻人,表达了人才被埋没的无奈。语言简练但意境深远,前两句的辉煌与后两句的落寞形成强烈反差,让读者自然感受到其中的人生况味。
张仲素
张仲素(约769~819)唐代诗人,字绘之。符离(今安徽宿州)人,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为武宁军从事,元和间,任司勋员外郎,又从礼部郎中充任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张仲素擅长乐府诗,善写思妇心情。如"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春闺思》),"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秋闺思》),刻画细腻,委婉动人。其他如《塞下曲》等,语言慷慨,意气昂扬,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